您好,欢迎来到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员之家! [登录] [身份验证]

党委

当前位置: 组织生活

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


时间:2020年01月19日 09:50
作者:管理员
来源:方阵网
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作为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主导着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是富有前瞻性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也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党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

为更好地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培育和弘扬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特征,决定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所说:“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就是说,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和决定着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二、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注重制度建设

制度保障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特别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要格外注重制度建设。惟此,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引领作用。第二,改革开放以后,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正是依靠这些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的今天,尤其需要旗帜鲜明地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完善国家治理、推动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化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关键在于自觉认识制度筑建的重大意义,充分把握蕴含其中的优越性,进而在新时代的场域中找到贯彻落实的着力点。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首先,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必须以明确的制度形式巩固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次,体现了党对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决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再次,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从毛泽东的“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的“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的文化、江泽民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胡锦涛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到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最后,彰显了党对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高度自觉。这种自信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盎然和蓬勃发展,从而彻底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价值、文化上的自卑心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这一制度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和主导地位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第二,有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制度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美好生活需要。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转变为“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这一制度的提出必将极大地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更加主动。

那么,如何推动这一制度落细、落小、落实呢?简言之,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切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二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强化法律法规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形成有效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体系。三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培基固本,逐渐形成人人了解、人人保护、人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四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五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营造有利于诚信建设的法治环境和政策条件。